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十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功能性食饲用活性物的发掘与制备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通过评价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南方食品医药网
1
1
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十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功能性食饲用活性物的发掘与制备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通过评价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2025-01-16 浏览次数:10166
       21世纪以来,天然、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走向。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全球范围内,免疫力下降、血脂和血糖失调以及失眠等影响健康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功能性食饲用活性物的开发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已取得显著成就。然而,我国在这领域仍面临食饲用功能性物质精准挖掘、高效绿色制备与产业化技术的短板,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结合度较低,成为制约我国功能性食饲用活性物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亟需构建完善的功能性食饲用活性物理论、技术与产业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广东惠尔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武汉市米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源市瑞昌饲料有限公司、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食品检验所组成技术攻关小组整合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实践经验,产学研深度融合,力求解决我国功能性食饲用活性物产业长期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

1 华南农业大学宋明月副教授作项目汇报

       项目组研究专项课题为《功能性食饲用活性物的发掘与制备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主要开展了对功能性食饲用活性物,包括功能性油脂、多甲氧基黄酮等中等极性小分子及高极性多糖等的系统性挖掘与鉴定,深入解析了其活性机制及变化规律;采用酶法合成、酶法水解、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实现了如结构化油脂、活性肽、稀有人参皂苷等活性物质的绿色高效制备;此外,基于自主开发的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CPTE)与装备,结合溶剂辅助分离、连续梯度极性分离及分子差异聚集相分离等多项技术,成功实现了各类活性物质的多溶剂、全组分靶向提取与综合利用,技术成果应用于无限极、美味鲜、丸美等多家企业,包括保健食品、调味品、化妆品和饲料等多个领域,并制定了生产质量控制标准;在2021至2023年间,项目成果累计实现销售额96.93亿元;已获得授权专利33件,发表论文200篇(其中SCI收录100篇)。
       2025年1月15日,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组织了暨南大学晏日安教授和白卫滨教授、广州大学曾庆祝教授、中山大学刘建忠教授、广东药科大学胡坤教授、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庄俊钰正高级工程师及广东广益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何松正高级工程师对该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评价。

经专家评价,一致认定该项目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图2   应用项目技术创新、研发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