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沙水产等5个单位共同完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控制方法创新”项目获评国内先进 - 南方食品医药网
1
1
广州黄沙水产等5个单位共同完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控制方法创新”项目获评国内先进
发布时间:2025-10-31 浏览次数:9763

       “暂养水”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是个陌生词语,但对于水产市场商户、运输行业从业者、水产品经营企业等专业人群而言,它是日常工作中绕不开的关键环节,更是直接关联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

       暂养水是用于短期暂存、养殖水生生物的专用水体,核心作用是维持生物存活、暂存待售或运输前过渡,确保其活力和品质。
       目前行业对暂养水的态度存在一定“忽视”:为压缩成本而随意使用就近海水或其他自调水,且不同海域的海产品混养,暂养水处理、储蓄设备缺乏或标准过低等;管理不善,缺乏专业人员观察、调控暂养水水质、水温、溶氧量等指标;检测困难,传统检测采用的“单卡单项目”模式、培养法等方法效率低、成本高且存在时间差导致错过流通窗口期,风险管控能力欠缺。这些问题都会一定程度上损耗水产品的存活率以至于造成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因水质问题而被污染的水产品或给消费者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2025年10月28日,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议,对广州黄沙水产有限公司、广州瑞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诚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粤豪水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控制方法创新”项目进行评价,由协会秘书长曾初欢主持。来自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市食品检验所、深圳市金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教授、正高级工程师组成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评价评估后,一致认定项目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据项目汇报人广州瑞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员庞晓敏发言,项目针对“暂养水无专项标准、药残检测低效、微生物检测滞后、数据难追溯”4个痛点问题采用“标准+技术+产品+系统”协同方案。
       什么样的暂养水水质可以称得上合格呢?团队经过研究,首创“海水船水/蓄水池水”差异化指标,精准、有效归类检测条目,减少非必要检测;同时采用自研的液态食品电导率检测方法及装置,实时监测电导率,在水质数据发生有害波动时提前预警,规避水产品应激死亡。
      要有效降低水产品事故风险,检测效率是阻断风险传导、保障消费安全与产业稳定的核心支撑。项目团队创新提出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两者均能在实验室环境下简化传统检测方法的步骤与环节时间的同时,提升检验正确率,能将最长72小时的检测周期缩短至24小时内。

       实时水质监控反馈最快,但对操作、成本、数据有效性等有着更高的要求。项目团队以智能化手段整合了检测各环节,实现全链条溯源系统、高风险智能评估以及自动打包加密检测数据,既方便了检测工作,又保存了高参加价值的数据,进而实现持续优化系统。
       对此,专家组综合其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经研究讨论,评定该项目开发出可实现多种药残及微生物的同步快速检测技术,水产品安全检测效率明显提升,检测成本明显下降,已在多个市场推广应用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有多项知识产权成果产出,有利于推动水产市场优化检测方法、提升整体检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