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创会会长张俊修、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联合党委书记曾祥云、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冯立科携燕塘乳业、名花香料、东鹏饮料、珠江桥生物、潮庭食品、天地壹号、津威饮料、远大包装科技等食品饮料及相关包装设备企业代表齐聚青岛,开启了一场深度考察之旅。考察团先后走进全球首批“灯塔工厂”和绿色建筑高效机房,参观了海尔智慧楼宇展厅,实地感受海尔在智能制造与节能技术领域的创新实践,海尔智慧楼宇中国区总经理王晓强、食品行业总经理王志亮等参与,双方对企业发展进行了深度交流,共同为食品饮料行业的绿色智慧发展之路出谋划策。
此次活动也是广东省食品工业旅游与研学宣传推广分会成立后的首次跨省交流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本地食品企业转型升级。考察团成员对海尔的理念和技术赞不绝口,认为海尔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为食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将助力行业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发展目标。
海尔智能化、定制化服务赋能行业
对于食品饮料行业而言,生产环境的温湿度、洁净度至关重要,这就对中央空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步入海尔中央空调智能互联工厂,100%定制的智能化生产让人眼前一亮。明亮干净的生产线上,几乎不需要人工操作,一个个机械手臂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工程师正在通过屏幕调控着生产的全流程环节。
相较于传统的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定制模式让生产更柔性、更精准。在自动化胀管工序中,海尔工作人员介绍到,中央空调主机内最多需安装上千根换热铜管,传统依赖人工来实现铜管和空调腔体的固定和密封,现在则是用机械臂来完成胀管工作,不仅时间从人工的2小时缩短至45分钟,而且通过AI视觉检测技术,做到了空调主机零泄漏,让质量实现可视化管理。
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是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出的首批“灯塔工厂”,也是当时唯一一家入选的中国企业。入选的“灯塔工厂”是全球制造业“智改数转”的标杆,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
那么,全球引领的“灯塔工厂”生产的产品及方案,实践成果如何呢?随后,考察团移步至海尔空气大楼高效机房内部。在这里,主机采用的是磁、气悬浮空调组合方案,同时接入楼宇大脑智控平台,让建筑自己学会如何节能运行。经国家建筑节能质量检测,该机房能效比远超行业一级水平,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获评高性能节能工程认证。
考察团成员纷纷感叹,这样的技术革新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大幅降低了能耗,真正实现了绿色制造。
“楼宇大脑”全场景指挥 食品工厂的“电老虎”遇上智慧节能黑科技
在“真实战场”,该方案已在食品饮料行业有了诸多实践,正创造出惊人效益。海尔智慧楼宇食品行业总经理王志亮、食品行业技术总监王凤在交流会上分享了诸多食品行业标杆案例,生动展示了海尔智慧楼宇的技术实力与定制能力。在娃哈哈工厂,110多条生产线全部用上海尔智慧楼宇方案,温差控制在0.5℃内,改造后每年可节省电费约2000万元;为统一企业定制的集中冷站、风冷螺杆独立冷热源方案等实现较螺杆机全年省电50%±0.1℃精准控温;而在康师傅集团,海尔智慧楼宇针对饮品工艺冷却、注塑机降温、厂区空间降温等提供20+台磁悬浮冰水机,经实测改造后较螺杆机全年省电30~35%。目前,凭借温湿恒定、节能50%、智慧管理等优势,海尔智慧楼宇已服务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盼盼、好丽友等众多行业顶部品牌,助力企业升级发展。
实际上,这是针对食品行业的全场景应用,海尔智慧楼宇提供了能源动力站、生产车间、仓库存储和办公楼宇等全空间解决方案。在能源动力站方面,涵盖北斗高效机房、双温双控、低温冷水、风冷热泵、高温热水、智慧空压机共6大解决方案;生产车间则分为净化车间和实验室两部分,分别对应温湿分控解决方案和集成全效解决方案;在温控仓储基地,海尔智慧楼宇针对常温库、低温库、冷冻库分别打造了恒温恒湿解决方案、冷凝机组解决方案、并联机组解决方案。这就像给工厂装上会思考的“节能大脑”,每个环节都有专属解决方案。
交流会上,海尔智慧楼宇中国区总经理王晓强指出,作为海尔智慧住居战略的第二增长曲线,海尔智慧楼宇始终致力于成为高效可持续绿色智慧建筑方案的引领者。其核心布局聚焦“用户全覆盖”与“客户强体验”,提出“方案做专、营销做精、用户做深、平台做强”战略,充分发挥差异化优势,打造暖通行业第一竞争力平台。
拥抱智能化与绿色发展,广东食企在行动
而就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加快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智慧设计、数字研发、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环节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能力大幅增强。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创会会长张俊修表示,广东食品企业正积极投身于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之中,纷纷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致力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贡献企业力量。例如,预制菜企业通过优化冷链物流系统的运输流程、提升冷藏设备性能以及加强温度监控等措施,确保食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品质。有着“中国饮料之都”美誉的佛山三水区当前正在大力推进食品饮料产业“链式改造”。目前,水都产业园运用大数据开展生产经营整合的食品饮料企业已经超50家。
又如,参与考察的燕塘乳业通过建设一体化智能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奶制品生产、仓 储、销售数据的高质量交互、集成、治理与分析;东鹏饮料通过“五码合一”技术整合生产批次码、瓶盖内外码等,实现单瓶饮料全流程追踪,市场响应周期从周级压缩至小时级,窜货预警准确率超95%,假盖纠纷下降90%,实现全链路数字化闭环;珠江桥在建20万吨新厂配置全自动化生产线、立体智能仓库及AI仿真学习平台,实现业财产销一体化。
在速冻食品领域,潮庭食品作为一家专注于生产和销售速冻食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新工厂预计在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招牌产品潮汕牛肉丸年产万吨,冷冻仓储成本高。“若1度电能等效于3度电的使用效果,每年可节省百万电费。会进一步对接技术人员现场考察,确认海尔智慧楼宇方案的适用性,以实现高效节能目标。”负责人表示。
在双碳目标下,工厂的“大脑升级”已超出省钱范畴。对燕塘、东鹏等而言,它是品质把控的利器;对潮庭、珠江桥等出口企业来说,是出口合规的通行证;对整个行业,则是从“制造”到“智造”的关键一跃。当更多企业加入这场绿色智变,我们餐桌上的每瓶饮料、每包速食,都将承载更少能耗、更多科技的温度。
参观结束后,双方就食品饮料行业空气解决方案及未来合作展开深入探讨。食品饮料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深刻感受到海尔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及行业解决方案上的优势,为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期待未来与海尔开展更多合作,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点燃更多的工业“灯塔”。